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12 健康報報
    • 2022-08-11 健康報報
    • 2022-08-10 健康報報
    • 2022-08-09 健康報報
    • 2022-08-08 健康報報
    • 2022-08-07 健康報報
    • 2022-08-06 健康報報

雨天感染風險增?外出口罩濕掉怎麼辦?重症醫師一番話提醒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新聞中心吳旻珊

文章 參考資訊


【早安健康/吳旻珊報導】適逢梅雨季節,氣象局預計部分地區將受鋒面影響,陸續會有豪大雨發生。有研究發現,連日降雨可能影響病菌感染風險,這是真的嗎?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在臉書談到這個議題,他認為,雨季期間出門最好留意幾個要點,以防疫來說更關鍵、更安全。

去年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在環境防疫與通風換氣視訊線上記者會以美國CDC的資訊指出,氣溶膠是新冠肺炎非常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若是在通風換氣不足的密閉空間裡待上15分鐘,染疫的風險就相當高。

前日,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醫師也在臉書分享國外研究,英國科學家們正懷疑土壤中的細菌是否可以透過氣溶膠傳播?原來,像是透過空氣傳播的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降雨時會隨風飄到遠處,最後落在土壤上,等到下次降雨就會再次散佈到空氣中 ,藉此漸漸擴大傳播的距離,對人類肺部形成嚴重影響。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開始研究起下雨對三種土壤細菌傳播的影響。首先先將六種類型的乾燥土壤中,包括黏土,沙質黏土和沙,再分別以不同高度的單滴水來模擬下雨的雨滴、土壤表面溫度來捕獲從表面噴出的任何氣溶膠。研究發現,當以類似於小雨的速度墜落時,在與熱帶地區相似的環境條件下,水滴釋放出的氣溶膠是最大的量,且每種氣溶膠從土壤中攜帶出多達數千種細菌、存活時間長達1個多小時。

這項研究引起大家關注,一樣是空氣傳播的新冠病毒,會不會擴散率也和降雨有關?

雨天感染風險高?南北半球結果大不同

下雨和新冠病毒到底有何關聯?黃軒醫師分析,根據一項針對流感病毒傳播的美國研究,當氣溫落在18至21°C、濕度為每立方公尺13至14克水量時,就容易增加流感病毒的傳播率。若是降雨量較高、每月可以有超過150毫米水量的熱帶雨林國家,病毒的傳播率也容易升高。

另一方面,巴西也有研究人員觀察了全球的降雨量,並確認新冠肺炎的病例會隨著降雨量的多而增加,如果每天都有每英寸的降雨量,平均就會增加56例的確診個案,但這份研究報告也點出目前未發現降雨量增加與染疫死亡有關,不需要太過擔心。

有趣的是,位於南半球的澳洲也有過類似研究,在《Wiley Online Library》期刊上,一組研究團隊於2020年1月至3月記錄澳洲南威爾斯州的新冠病例人數,發現當相對濕度降低1%,就可能使新冠肺炎的病例數增加6.11%之多,和北半球研究的結果相去甚遠。

  • 美國研究:熱帶雨林國家若如果降雨量較高(每月超過150毫米)時,這些地方「流感」傳播率會更高。
  • 巴西研究:平均每天,如果有每英寸的降雨量,其每天也平均增加56例COVID-19 病例。
  • 澳洲New South Whales研究報告:預計相對濕度,如果降低1%, 會導致COVID-19 病例增加 6.11%。

最後,黃軒醫師在臉書發文總結,其實根據每個地區的緯度、氣候和地理條件不同,不管是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的傳播模式也有所差異,特別是南北半球都有和雨量、濕度相關的研究,對於下雨會不會加速傳播並沒有統一的說法,還需要等待更多的研究支持。

口罩被雨水浸濕趕快換!外出多帶幾個口罩更換才安全

不論雨季對新冠病毒傳播是否造成影響,戴好口罩是更重要的防疫關鍵,不過下雨天,很多人雨天外出、甚至騎機車時,口罩不免會被雨水浸濕,這時候你會換一個口罩、還是乾脆用衛生紙擦一擦繼續戴?

根據日本新聞網《voi》的報導,世衛組織癌症計劃的前負責人Carol Cicola曾指出口罩本身的材質就不是很強韌,若碰上高濕度便容易失去防護作用,雨季期間只要口罩有濕掉就趕快換新,才能確實發揮阻擋病毒的功能。

對此,黃軒醫師建議,雨季期間最好隨身準備2、3個多餘的口罩,以便浸濕後可以隨時更換,而知名急診醫師陳志金也曾在臉書發文提醒,脫口罩時不要接觸口罩表面再碰食物、揉眼睛或挖鼻孔,抓著口罩的耳掛丟棄,並且洗手保持清潔,才可以大幅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喔!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 彭佳慧自曝確診已隔離7天!日喝10瓶水等5招「病毒也沒那麼可怕」
  • 水果霸主:酪梨這樣吃,把壞膽固醇清光光
  • 名醫江坤俊也確診!多吃蛋、補C加速康復,這溫度開水解喉嚨痛最好

原文引自:雨天感染風險增?外出口罩濕掉怎麼辦?重症醫師一番話提醒



風險醫師重症口罩怎麼辦雨天

健康網》乳頭出現分泌物 醫師:有這4種顏色小心乳癌 醫師
2 年前

健康網》乳頭出現分泌物醫師:有這4種顏色小心乳癌

「眼壓低」也有青光眼風險!醫提「高危險群」:高度近視當心 風險
2 年前

「眼壓低」也有青光眼風險!醫提「高危險群」:高度近視當心

久坐有風險,低頭需謹慎,做好揮拍運動的三級預防通通都不怕! 風險
3 年前

久坐有風險,低頭需謹慎,做好揮拍運動的三級預防通通都不怕!

突然發燒、感冒、咳嗽了該怎麼辦?這些知識,幫到你 怎麼辦
2 年前

突然發燒、感冒、咳嗽了該怎麼辦?這些知識,幫到你

小時候胖不是胖?當心癌症風險飆高!3妙招吃點心聰明補營養 風險
4 週前

小時候胖不是胖?當心癌症風險飆高!3妙招吃點心聰明補營養

孩子寫作業全靠編?家長假期怎麼辦? 怎麼辦
3 年前

孩子寫作業全靠編?家長假期怎麼辦?

戴口罩還要擦防曬嗎?皮膚科醫師詳解「口罩肌防曬Q&A」一根中指解決你的悶痘危機 口罩
3 週前

戴口罩還要擦防曬嗎?皮膚科醫師詳解「口罩肌防曬Q&A」一根中指解決你的悶痘危機

孩子「小」雞雞怎麼辦? 義大醫師:看起來小不代表真的小 醫師
2 年前

孩子「小」雞雞怎麼辦?義大醫師:看起來小不代表真的小

失眠怎麼辦!推薦給小仙女們一種神丹妙藥! 怎麼辦
2 年前

失眠怎麼辦!推薦給小仙女們一種神丹妙藥!

膝蓋長骨刺怎麼治 膝蓋上長骨刺了應該怎麼辦 怎麼辦
1 年前

膝蓋長骨刺怎麼治膝蓋上長骨刺了應該怎麼辦

果汁汽水增加罹癌風險 風險
3 年前

果汁汽水增加罹癌風險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主動脈瓣膜狹窄 導管植入術救回一命
主動脈瓣膜狹窄 導管植入術救回一命
少女脊椎側彎 椎間盤突出惹禍
少女脊椎側彎 椎間盤突出惹禍
心悸胸悶揪心病 健保省百萬手術費
心悸胸悶揪心病 健保省百萬手術費
確診後遺症聞到惡臭 中醫治療改善
確診後遺症聞到惡臭 中醫治療改善
微菌叢治療 5歲童擺脫長期腹瀉
微菌叢治療 5歲童擺脫長期腹瀉
健康網》為什麼總被叮? 專家:蚊子愛你的5原因
健康網》為什麼總被叮? 專家:蚊子愛你的5原因
8成女生瘦身觀念都錯了?日本醫生破解3大減肥迷思,澱粉不能戒、喝冷水更減脂
8成女生瘦身觀念都錯了?日本醫生破解3大減肥迷思,澱粉不能戒、喝冷水更減脂
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26歲青年6年「輪」生逆轉勝
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26歲青年6年「輪」生逆轉勝
最近會有小確幸嗎?日網神準心理測驗,透過眉毛形狀、看出你不久的將來是幸福or不幸
最近會有小確幸嗎?日網神準心理測驗,透過眉毛形狀、看出你不久的將來是幸福or不幸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新增22650例!3歲童染疫引「腦炎、多重器官衰竭」搶救不治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新增22650例!3歲童染疫引「腦炎、多重器官衰竭」搶救不治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