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13 健康報報
    • 2022-08-12 健康報報
    • 2022-08-11 健康報報
    • 2022-08-10 健康報報
    • 2022-08-09 健康報報
    • 2022-08-08 健康報報
    • 2022-08-07 健康報報

壽命與體重的關係被發現:60歲後,這樣的體重或剛好,不妨自查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凌絲

文章 參考資訊

如今健康問題得到了極大的關注,每個人都想要健康的體魄,希望自己能夠遠離疾病,生活一切順利。尤其是對家裡的上了年紀的老人,最簡單的願望就是老人能夠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人上了年紀後,身體的代謝能力下降,運動量也減少,稍微控制不住就可能胖了,人一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就找上門了,讓人擔心不已。

老人們時常將「千金難買老來瘦」掛在嘴邊,現在人胖了,病來了,不正是驗證了這句話嗎?所以,為了身體健康,還是趕緊加入到減肥瘦身的行列中,盲目減肥,只追求瘦,不追求健康,這樣真的能延長壽命嗎?

——肥胖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中國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

各國對肥胖的臨床定義不盡相同,不過一般將體質指數超過30視為肥胖,超過35為嚴重肥胖,小於18.5為體重不足。

一份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家牽頭的研究顯示,1975年到2014年間,男性肥胖率增加了兩倍,女性肥胖率也增加了一倍有餘。

調查還指出,中國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擁有4320萬肥胖男性和4640萬肥胖女性,分別佔全球的16.3%和12.4%。美國則以4170萬肥胖男性和4610萬肥胖女性位列第二。

代醫學研究表明,身體肥胖的人通常會伴隨著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疾病。

簡述:肥胖的十大危害

1、易患癌症:如果婦女肥胖的話那麼患上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幾率相當大,而男性肥胖者患上前列腺癌的幾率相當大,可以看出肥胖是會增加患癌幾率的。

2、誘發心血管疾病:這就比較好理解了,肥胖的人身上脂肪是非常多的,這樣就導致血管裡面有很多脂肪,一旦血管被堵住,自然就會出現心血管問題了,有時候還會威脅到性命。

3、誘發糖尿病:脂肪與糖分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肥胖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幾率一下子提升了不少,肥胖程度越嚴重,患上糖尿病的幾率越大。

4、引起運動系統疾患:越是肥胖的人體重就越大,這樣對大家的骨骼和關節造成的壓力就比較大,就容易引起運動系統的疾病。

5、導致血脂異常:肥胖者脂肪偏多血脂自然就是異常的,血脂升高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高到一定程度會堵塞血管,比如患上腦梗塞。

6、誘發高血壓:三高都與肥胖有直接的關係,上面已經說了兩高了,還剩一高就是高血壓,肥胖者當中有50%的都有高血壓。

7、增加心臟負荷:肥胖還會增加心臟的負荷,這樣發生心絞痛和猝死的幾率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據統計數據顯示提高了4倍。

8、誘發脂肪肝:肥胖還會導致脂肪肝的出現,脂肪肝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變成肝硬化,直接威脅到性命。

9、誘發骨關節疾病:肥胖還會引起骨性關節炎、糖尿病性骨關節病和痛風性骨關節病這三種骨關節疾病。

10、阻礙營養吸收:肥胖還會影響到身體對營養的吸收,造成大家營養不良,這是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的。

壽命與體重的關係被發現:60歲後,這樣的體重或剛好,不妨自查

很多老年人認為,年紀越大越瘦才健康,事實並非如此,曾有科學家專門針對人體的重量指數和死亡率進行了詳細的對比。結果發現,體重和死亡率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恆定不變的,它是隨著年齡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的。

體重指數與體內的脂肪含量緊密相連,能夠直接反映人是否出現超重情況,同時也是作為判斷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一項重要指標。

體重指數的國際標準如下:健康人群的指數在18.5-24.9範圍內,超過25為超重,25-29.9則是偏胖,超過30就被稱為肥胖。

以六十歲為界限,年齡小於60和大於60的人群,體重在多少死亡率可能會更低?

研究結果顯示:

年齡小於60周歲的人群,體重指數在18.5-24.8範圍內會擁有更長的壽命和更低的死亡風險; 年齡超過60周歲的人群,想要降低自身的死亡率就要將自己的體重指數控制在25-29.9左右。 超過60周歲的人群,體重指數出現增幅主要是因為體重指數略高意味著營養攝入越充分,飲食結構越好,同時略高的體重也有助於抵抗各類老年病以維持健康的體魄。 老年人如何維持好體重呢?

作息規律

老年人想要控制體重,需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作息規律是調節內分泌,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

很多老年人下定決心減肥,但是作息不規律,長時間熬夜,在熬夜的影響下不僅加速身體衰老,影響內分泌,還會讓身體的瘦素產生量減少,這種物質分泌量不足,脂肪燃燒速度慢,會因為脂肪物質的堆積讓身體肥胖表現加重。

而通過規律作息不僅養足精神,提高抵抗力,也可以讓減肥事半功倍。

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入

老年人要科學減肥,熱量不宜獲取過多。很多類型的食物含有的熱量多,大量攝入會因為熱量堆積而讓身體肥胖情況難控制,熟悉的高脂肪食物,高糖食物都得遠離。

只有飲食方法正確,管住嘴來減少熱量攝入,減肥才會輕鬆,否則平時活動量少,熱量無法及時消耗,但是從飲食過程中大量獲取熱量,身體肥胖的可能性大。

科學運動

控制體重離不開合理鍛煉,運動量充足能夠促進熱量消耗,加速體內脂肪物質,糖類物質的燃燒,體重下降指日可待。

但是,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不敢運動,運動量過少體質下降,脂肪燃燒速度也變慢,不利於體重控制。

而運動太過劇烈,經常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又容易讓老年人身體不適應。因此,要掌握科學有效的運動方法來減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體重壽命自查

女人上廁所時,若發現這「怪玩意」,多是「宮頸癌」叫囂,早自查 自查
3 年前

女人上廁所時,若發現這「怪玩意」,多是「宮頸癌」叫囂,早自查

山西黃河醫院——怎樣自查白帶是否正常 自查
2 年前

山西黃河醫院——怎樣自查白帶是否正常

幾個小動作檢查你的身體缺什麼,趕快自查一下 自查
4 年前

幾個小動作檢查你的身體缺什麼,趕快自查一下

越早絕經,壽命越短?醫生給出具體的解釋! 壽命
3 年前

越早絕經,壽命越短?醫生給出具體的解釋!

夏天發胖快,女人要躲開3個時間,脂肪在減少,體重下降不升 體重
1 年前

夏天發胖快,女人要躲開3個時間,脂肪在減少,體重下降不升

陽氣不足生百病,陽氣不足的男性,身體會有異常表現,自查一下 自查
1 年前

陽氣不足生百病,陽氣不足的男性,身體會有異常表現,自查一下

腎「勇猛」的男人,身上會2處變「硬」、1處變「黑」,不妨自查 自查
4 年前

腎「勇猛」的男人,身上會2處變「硬」、1處變「黑」,不妨自查

減肥少吃一餐會瘦嗎?減重醫曝2大研究 少吃一餐對體重影響不大 體重
3 週前

減肥少吃一餐會瘦嗎?減重醫曝2大研究少吃一餐對體重影響不大

冬季保養:神經精神因素和高胰島素血症也會影響體重? 體重
2 年前

冬季保養:神經精神因素和高胰島素血症也會影響體重?

減肥不一定要看體重!營養師曝體脂正常範圍 體重
3 個月前

減肥不一定要看體重!營養師曝體脂正常範圍

莫名疲累、體重降10KG竟是癌 切「壘球大肝腫瘤」3年又復發 體重
2 年前

莫名疲累、體重降10KG竟是癌 切「壘球大肝腫瘤」3年又復發

減肥最狠的4種主食,如果你愛吃,刮油燃脂排宿便,體重悄悄降 體重
2 年前

減肥最狠的4種主食,如果你愛吃,刮油燃脂排宿便,體重悄悄降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今日本土新增21056確診個案!30多歲男染疫發病當天「意識不清」亡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今日本土新增21056確診個案!30多歲男染疫發病當天「意識不清」亡
四分鐘「平坦小腹」動作教學!告別小肚腩、下腹凸出,一週立即有感、輕鬆練出馬甲線
四分鐘「平坦小腹」動作教學!告別小肚腩、下腹凸出,一週立即有感、輕鬆練出馬甲線
「即興演出成經典」的韓劇片段!姜其永《禹英禑》超多即興,《社內》金旻奎摘眼鏡超慾
「即興演出成經典」的韓劇片段!姜其永《禹英禑》超多即興,《社內》金旻奎摘眼鏡超慾
失眠多吃3類食物! 醫讚:「天然助眠劑」超好入睡
失眠多吃3類食物! 醫讚:「天然助眠劑」超好入睡
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推動全民腹超 邁向肝病防治「最後一哩路」
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推動全民腹超 邁向肝病防治「最後一哩路」
他吃「益生菌」肝臟化膿...6週才出院 醫勸8種人別吃:恐敗血症
他吃「益生菌」肝臟化膿...6週才出院 醫勸8種人別吃:恐敗血症
健康網》半夜上廁所當心暈厥 專家:年長男性需留意
健康網》半夜上廁所當心暈厥 專家:年長男性需留意
健康網》餐間幫孩子解嘴饞 國健署:掌握2關鍵
健康網》餐間幫孩子解嘴饞 國健署:掌握2關鍵
健康網》選太陽眼鏡顏色非重點 食藥署授3招挑選法則
健康網》選太陽眼鏡顏色非重點 食藥署授3招挑選法則
健康網》罹癌高風險因子 研究:吸菸、高齡都要小心
健康網》罹癌高風險因子 研究:吸菸、高齡都要小心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