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20 健康報報
    • 2022-08-19 健康報報
    • 2022-08-18 健康報報
    • 2022-08-17 健康報報
    • 2022-08-16 健康報報
    • 2022-08-15 健康報報
    • 2022-08-14 健康報報

7月新制上路!電費健保費調漲、租屋擴大補助「9大措施」一次看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代兒

文章 參考資訊



要放暑假了,擔心孩子整天不停滑手機嗎?想限制孩子用手機,又擔心親子衝突?其實若能用正確方法引導孩子每天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就能幫助孩子活得更健康。 本篇文章目錄 每天減少用手機1小時,生活滿意度更高

根據2022年4月發表於《實驗心理學應用期刊》研究指出,每日若能減少使用手機38分鐘以上,有助於提升生活滿意度並增加體能活動。研究針對619位參與者隨機分成3組:

200人完全停止使用智慧型手機 226人每天減少1小時的使用量 193人沒有改變任何使用習慣

並在實驗結束4個月後,詢問他們從事多少體能活動、一天抽多少支煙、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是否表現出任何焦慮或憂鬱的徵兆等等問題。結果顯示,完全停用組的參與者,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比之前平均少了38分鐘,而每天少用1小時的參與者更是每天少了45分鐘;同時生活滿意度和體能活動時間增加,並減少憂鬱、焦慮症狀及尼古丁的消耗量。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表示,很多家長擔憂小孩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像是缺乏運動、增加肥胖、頸椎疼痛、成績變差,以及增加成癮行為的風險等。但與其完全不使用手機,倒不如每天減少1小時使用時間,只要能堅持做一個星期,將會顯著地改善我們的生活習慣。

延伸閱讀:

想排除數位毒素,爸媽用4方法讓孩子更健康

到底要排除多少「數位毒素」才能讓我們更健康?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也說明,這特別是許多家長會有的疑慮,畢竟我們無法離開數位環境,但其實只要減少使用,就可以提升生活滿意度。

暑假即將到來,建議父母可嘗試下列4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設定漸進式的目標:每天減少使用手機1小時,不需要急著一次做到,而是想辦法先提高孩子意願,逐步達成目標。 檢視不用手機的時間:像是吃飯、如廁、洗澡,或是上學、跑步、跳繩、運動等,當開始檢視就比較容易訂出什麼時間可以不用拿手機。 親友間相互提醒:與其一直叮嚀孩子或家人吃飯與看書不要使用,不如彼此互相提醒、支持鼓勵,成功的機會反倒比較高。 紀錄1週的成效:將每一次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記錄下來,研究中顯示只要持續做1週就能達到效果。

延伸閱讀:

透過上述4個方式,落實設定目標、自我檢視、合作提醒、紀錄成效的過程,幫助自己與孩子訂定最佳的手機使用方式與時間,從最容易做到的部分開始養成習慣,將有助於我們增加身體活動量、減緩憂鬱和焦慮症狀。



親子關係3C用品育兒方法手機.藍光

孩子用打的才聽話?剖析父母「4種教養方式」小心養成媽寶 親子關係
4 年前

孩子用打的才聽話?剖析父母「4種教養方式」小心養成媽寶

防小孩走失「9招」保命!萬一走丟「照做2步驟」有最大機會尋回 育兒方法
4 週前

防小孩走失「9招」保命!萬一走丟「照做2步驟」有最大機會尋回

我的孩子有網路成癮嗎?醫教「6現象」判斷:沉迷網路只是藉口 親子關係
2 個月前

我的孩子有網路成癮嗎?醫教「6現象」判斷:沉迷網路只是藉口

防小孩走失「9招」保命!萬一走丟「照做2步驟」有最大機會尋回 育兒方法
4 週前

防小孩走失「9招」保命!萬一走丟「照做2步驟」有最大機會尋回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韓教養專家建議「父母先問自己」遵守約定了嗎 親子關係
2 個月前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韓教養專家建議「父母先問自己」遵守約定了嗎

想搞懂孩子想什麼?美術老師用「房樹人測驗」讓媽媽發現女兒心碎了 親子關係
2 個月前

想搞懂孩子想什麼?美術老師用「房樹人測驗」讓媽媽發現女兒心碎了

這樣做才能照顧到孩子的心理 學教養前,家長要先「傾聽孩子說話」 親子關係
3 年前

這樣做才能照顧到孩子的心理 學教養前,家長要先「傾聽孩子說話」

發飆鎮住孩子,就是「很會教」?教養專家警告家長:你被牽著鼻子走 親子關係
2 個月前

發飆鎮住孩子,就是「很會教」?教養專家警告家長:你被牽著鼻子走

老了以後和子女住一起、住附近還是住很遠?怎樣的距離最好? 親子關係
3 年前

老了以後和子女住一起、住附近還是住很遠?怎樣的距離最好?

孩子放假宅在家爸媽不愁!6個「居家親子遊戲」讓關係更緊密 親子關係
1 個月前

孩子放假宅在家爸媽不愁!6個「居家親子遊戲」讓關係更緊密

發飆鎮住孩子,就是「很會教」?教養專家警告家長:你被牽著鼻子走 親子關係
2 個月前

發飆鎮住孩子,就是「很會教」?教養專家警告家長:你被牽著鼻子走

防小孩走失「9招」保命!萬一走丟「照做2步驟」有最大機會尋回 育兒方法
4 週前

防小孩走失「9招」保命!萬一走丟「照做2步驟」有最大機會尋回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正官庄專為兒童打造高麗蔘新品首登台!名中醫院長攜手時尚媽咪方志友,齊推「紅力超人」守護孩子快樂成長!
正官庄專為兒童打造高麗蔘新品首登台!名中醫院長攜手時尚媽咪方志友,齊推「紅力超人」守護孩子快樂成長!
1層樓高水塔跳下 水塔工腳跟著地摔成偷情者骨折
1層樓高水塔跳下 水塔工腳跟著地摔成偷情者骨折
妙齡櫃姐手腕長小肉球 PRP療法減復發
妙齡櫃姐手腕長小肉球 PRP療法減復發
男嬰癲癇掛急診 竟是疱疹病毒第6型引發腦炎
男嬰癲癇掛急診 竟是疱疹病毒第6型引發腦炎
耳悶癢長滿白耳垢 罕見耳白黴菌病作祟
耳悶癢長滿白耳垢 罕見耳白黴菌病作祟
預防兒童染疫及MIS-C 醫:打疫苗最有效
預防兒童染疫及MIS-C 醫:打疫苗最有效
研究:這種方法預防中風 比搭心臟支架效果更好
研究:這種方法預防中風 比搭心臟支架效果更好
你的性格弱點是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想在房子上畫什麼、測出你的性格弱點&隱藏性格
你的性格弱點是什麼?超神準心理測驗,想在房子上畫什麼、測出你的性格弱點&隱藏性格
這五種骨科疾病女性更常見,需提高警惕
這五種骨科疾病女性更常見,需提高警惕
健康網》逾百萬染疫者研究:康復後腦霧增但焦慮感降低
健康網》逾百萬染疫者研究:康復後腦霧增但焦慮感降低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