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09 健康報報
    • 2022-08-08 健康報報
    • 2022-08-07 健康報報
    • 2022-08-06 健康報報
    • 2022-08-05 健康報報
    • 2022-08-04 健康報報
    • 2022-08-03 健康報報

獨/疫情打中「人與人互動要害」! 高齡自殺率連降5年首度反彈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冰菡

文章 參考資訊

▲▼老人,年長者,照護,長輩,高齡,長照,晚年。(圖/記者周宸亘攝)

▲疫情打中「人與人互動要害」!高齡自殺率連降5年首度反彈。(圖/高齡長者資料照/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衛福部公布110年國人死因統計,自殺死亡人數及自殺死亡率雖連4年下降,但65歲以上高齡族群的自殺死亡率卻在連降5年後出現首度「反彈」,每10萬人口死亡率來到37.6%,較去年上升3.5%。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分析,可能與去年疫情造成社會孤立有關。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資訊,110年死亡人數計18萬4172人,較109年增加1萬1105人,增幅6.4%。雖然新冠肺炎去年造成社區大流行,卻未撼動死因排名,染疫死亡共計896人,在死因中排名第19位,反倒間接影造成兩項影響,一為降低事故傷害死亡人數,二為增加長者自殺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去年三級警戒期間民眾外出活動減少,也讓運輸事故死亡人數創下歷年來新低;心健司司長諶立中受訪時則表示,去年65歲以上的高齡族群自殺死亡人數與死亡率齊揚,人數達1065人,較109年增加了80人,主要還是疫情打中了「人與人互動的要害」。

▲▼衛福部公布「110年國人自殺統計」。(圖/衛福部提供)

諶立中提到,老人家最需要的就是陪伴,而綜觀全球,高齡族群的自殺率是其它年齡層的2倍以上,台灣亦然。年長族群除需面對生離死別、身體病痛外,在接收知識上造成的資訊落差,也會使其過度恐懼而不敢出門,為了防疫持續封閉自我,對心理健康也容易造成負面影響。

「年紀大最害怕的就是孤獨!」諶立中表示,在疫情前,衛福部的推動的長照1.0、2.0均有對高齡族群的支持性方案,舉凡共餐、共遊等,都會增加人際互動因子,消弭孤獨感。

而政府推動長照政策10年來,老人自殺率亦持續下降,104年起降幅最明顯,粗死亡率從32.3%一路下降到109年的26.6%,直到去年出現反彈。諶立中說,今年雖無限制社交,但Omicron流行期間對於長照機構、醫院設下的種種禁令,明年自殺率恐怕也難降。

▲▼衛福部公布「110年國人自殺統計」。(圖/衛福部提供)

依據衛福部公布死亡率排序,110年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癌、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臟病、肝病;自殺則位居第11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齡族群自殺死亡人數與死亡率增加外,15~24歲年輕族群也呈現「微升」,且兩族群使用手段前二名均同,僅順序對調。

衛福部心口司於5月分家,獨立為心理健康司和口腔健康,便於強化個別業務。諶立中提到,為了降低自殺率,心健司早在多年前就訂出兩大長遠計畫,第一階段為禁止巴拉刈,經過近5年努力,現已全面禁用;目前須努力的就是高處防墜計畫,包括在集合式住宅頂樓加裝監視器與防墜裝置等,但事涉內政部與各縣市政府業務,還需持續溝通協調。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自殺新冠肺炎

部桃染疫擴大「還多2社區個案」 重症醫示警:確診者已橫跨5單位 新冠肺炎
2 年前

部桃染疫擴大「還多2社區個案」 重症醫示警:確診者已橫跨5單位

素食能防癌、降血糖 這樣吃不怕缺4種營養素 新冠肺炎
1 年前

素食能防癌、降血糖這樣吃不怕缺4種營養素

使用家用新冠肺炎快篩試劑 「3步驟」正確操作 新冠肺炎
7 個月前

使用家用新冠肺炎快篩試劑 「3步驟」正確操作

新冠後遺症就怕腦霧、變笨?營養師推薦「這樣吃」有效救大腦 新冠肺炎
2 個月前

新冠後遺症就怕腦霧、變笨?營養師推薦「這樣吃」有效救大腦

【重播】新冠8大症狀 2招自我緩解 新冠肺炎
1 年前

【重播】新冠8大症狀2招自我緩解

清冠一號治新冠好得快、無副作用?這類人不能吃 新冠肺炎
1 年前

清冠一號治新冠好得快、無副作用?這類人不能吃

八旬婦曾打2劑AZ 首例染Omicron病逝 新冠肺炎
6 個月前

八旬婦曾打2劑AZ 首例染Omicron病逝

山藥4大營養防腸癌、調節內分泌!優質山藥4法則挑選 新冠肺炎
2 年前

山藥4大營養防腸癌、調節內分泌!優質山藥4法則挑選

皮膚出現新病徵?醫師齊呼籲:前線要警惕! 新冠肺炎
7 個月前

皮膚出現新病徵?醫師齊呼籲:前線要警惕!

本土飆增94,808例!陳時中:0~6歲孩童可領「5劑免費快篩」 新冠肺炎
2 個月前

本土飆增94,808例!陳時中:0~6歲孩童可領「5劑免費快篩」

COVID-19疫情深入全台校園!教育部公布最新防疫指引 新冠肺炎
4 個月前

COVID-19疫情深入全台校園!教育部公布最新防疫指引

蜂蜜檸檬緩解咳嗽效果堪比吃藥!確診補充營養,首推5招快速復原 新冠肺炎
2 個月前

蜂蜜檸檬緩解咳嗽效果堪比吃藥!確診補充營養,首推5招快速復原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健康網》經常熬夜「肝」不好? 中醫教你這樣補
健康網》經常熬夜「肝」不好? 中醫教你這樣補
健康網》老父飽受牙周病困擾 舒眠治療「一次性」搞定
健康網》老父飽受牙周病困擾 舒眠治療「一次性」搞定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滔滔不絕、口無遮攔」——這些惹人厭的聊天方式,你中了幾項?
「滔滔不絕、口無遮攔」——這些惹人厭的聊天方式,你中了幾項?
《非常律師禹英禑》捲5大「女權主義」爭議:文智媛編劇過去被挖出,ENA緊急刪除貼文!
《非常律師禹英禑》捲5大「女權主義」爭議:文智媛編劇過去被挖出,ENA緊急刪除貼文!
桃園最新網美餐廳!Meat Up插旗桃園全新開幕,早午餐、炸物、甜點都有,好拍好打卡!
桃園最新網美餐廳!Meat Up插旗桃園全新開幕,早午餐、炸物、甜點都有,好拍好打卡!
網分析「韓劇主角薪水」!《禹英禑》鄭明錫月薪百萬?《機醫》5人幫年薪可能破千萬?
網分析「韓劇主角薪水」!《禹英禑》鄭明錫月薪百萬?《機醫》5人幫年薪可能破千萬?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數創百天以來最低!確診新增15206個案、本土BA.5再+9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數創百天以來最低!確診新增15206個案、本土BA.5再+9
健康網》半夜容易醒過來? 醫:五「不」一「要」 一覺到天亮
健康網》半夜容易醒過來? 醫:五「不」一「要」 一覺到天亮
健康網》猴痘全球已破2萬8千例 專家籲「這族群」要當心
健康網》猴痘全球已破2萬8千例 專家籲「這族群」要當心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