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13 健康報報
    • 2022-08-12 健康報報
    • 2022-08-11 健康報報
    • 2022-08-10 健康報報
    • 2022-08-09 健康報報
    • 2022-08-08 健康報報
    • 2022-08-07 健康報報

研究:染疫一個月內血栓風險增33倍!日常保養3種食材戰勝血管病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新聞中心吳旻珊

文章 參考資訊


【早安健康/吳旻珊報導】感染新冠病毒後不僅肺部受損,也有患者出現腹瀉、嘔吐等胃腸不適,又或者像是長新冠後遺症中的腦霧,都間接顯示確診後其它器官也可能遭病毒攻擊。而近期討論度最高則是血栓的問題,染疫竟會提高血栓的機會?康復之後也可能出現血栓嗎?

英國期刊:染疫30天內,出現血栓風險增33倍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的30天內,出現血栓和肺栓塞的風險恐增加33倍之多,而染疫的3個月裡,罹患深部靜脈栓塞的機會也上升將近5倍。也就是說,即使已經康復沒有症狀、快篩陰性,也還是有機率會出現血栓問題。

而先前有很多人關心,施打疫苗副作用也會發生血栓,但其實從2021年牛津大學的研究來看,感染新冠病毒後會造成的血栓風險可能比打疫苗還高。研究團隊統計2,900多萬名至少接種過一劑AZ或BNT的受試者,發現每1千萬名接種AZ疫苗的人,約有66位患者出現血栓的副作用,但曾經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患有血栓案例則多達12,614例。 

三高患者、二度確診後血栓風險更高

協和家醫科診所醫師侯盈仲在《NOW健康》的採訪中提到,其實血栓對於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來說是蠻常見、也很危險的併發症,特別是在三高患者身上最要注意,尤其如果是二度確診,造成身體與血管反覆發炎,也可能增加未來血管硬化的機率。

高血糖、高血脂肪及高血壓,都會傷害血管中的內皮細胞,導致動脈硬化、血栓的機率提高,也就是為什麼三高患者是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而若又不慎感染病毒、使身體發炎的話,內皮細胞的接收器就會跟著受損,血液則更容易凝固在血管上成為血栓。

避免血栓首重預防三高,養成3習慣、吃對食材也能保護心血管

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年至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發現18歲以上國民的三高盛行率分別為27%高血壓、26%高血脂及11.1%的高血糖,而心臟病的風險則是平均的1.78倍、1.47倍及1.43倍。若有三高問題、想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的話,國健署建議民眾定期健康檢查或自己量血壓、血糖,即時掌握健康狀況,再堅持每天30分鐘、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就能打造健康好基礎。

另外,飲食也是控制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健署推薦民眾以「少油、鹽、糖及高纖」為料理原則,並時常量腰圍或體重來控制攝取量,就能在飲食上達成初步預防的效果,除了多吃新鮮蔬菜,同時選擇能抗血栓的食材,從日常做好心血管保養!

1.鮭魚、鯖魚、秋刀魚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博士翁德志與國立臺北大學營養師李芷薇的著作《腸道菌對了身心就健康!營養學專家的護腸飲食全指南》中提到,鮭魚、鯖魚、秋刀魚中的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力強,能夠保護血管細胞不受到自由基破壞而受損,有效預防血栓形成,是保持血流順暢的好食材。

2.黃豆、黑豆、毛豆

女性必吃!豆類食材中富含的大豆異黃酮好處多,除了有著和女性荷爾蒙類似的性質,能調節婦女的生理機能外,《腸道菌對了身心就健康》中也指出其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形成的效果,是維持血液流通、同時保養身體的最佳的選擇。

3.燕麥

燕麥不只是瘦身神品,其實在清掃心血管方面也有不錯的效果!根據《吃對食物 越吃越年輕》一書中徐慧茵中醫學博士的說法,燕麥當中所含的β-聚葡萄醣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量,還能從帶走腸道裡不需要的壞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 聞什麼都有怪味⋯確診後嗅覺異常,中醫教你按這幾個穴位幫助緩解
  • 豆漿能抗癌!加這兩樣再防胃癌、直腸癌、子宮癌
  • 筋膜硬竟會自律神經失調!睡前15秒啟動全身自癒力

原文引自:研究:染疫一個月內血栓風險增33倍!日常保養3種食材戰勝血管病



心血管內皮細胞風險研究血栓戰勝保健新聞靜脈血栓症確診新冠肺炎

血液學定量研究的開拓者是誰?白細胞與炎症,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研究
2 年前

血液學定量研究的開拓者是誰?白細胞與炎症,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缺乏維生素D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已經有研究證實,告訴你怎麼做 研究
1 年前

缺乏維生素D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已經有研究證實,告訴你怎麼做

ADHD孩童躁動難專心 研究:吃「這些食物」可輔助改善 研究
3 年前

ADHD孩童躁動難專心 研究:吃「這些食物」可輔助改善

一旦頭上出現三種異常,說明體內有血栓了,常吃5物,腦梗不擾 血栓
2 年前

一旦頭上出現三種異常,說明體內有血栓了,常吃5物,腦梗不擾

健康網》糖尿病罹患乳癌癌風險增 醫:重度甜食者應戒糖 風險
1 年前

健康網》糖尿病罹患乳癌癌風險增醫:重度甜食者應戒糖

「暴青筋」也恐要命! 大廚突喘不過氣竟是肺栓塞+血栓 血栓
1 年前

「暴青筋」也恐要命!大廚突喘不過氣竟是肺栓塞+血栓

咀嚼能力好,動脈硬化少!研究發現:咀嚼功能強的人更長壽 研究
2 年前

咀嚼能力好,動脈硬化少!研究發現:咀嚼功能強的人更長壽

全麥、糙米、燕麥...全穀物助減肥 研究:每天多消耗100卡 研究
3 年前

全麥、糙米、燕麥...全穀物助減肥 研究:每天多消耗100卡

隱形殺手「骨鬆」 風險高過癌症 風險
2 年前

隱形殺手「骨鬆」風險高過癌症

研究調查:聞男友體味能減壓 「這1味」甚至能防癌! 研究
4 年前

研究調查:聞男友體味能減壓「這1味」甚至能防癌!

武漢肺炎是SARS變種?喝熱水殺病毒?瘋傳6大謠言一次破解 保健新聞
3 年前

武漢肺炎是SARS變種?喝熱水殺病毒?瘋傳6大謠言一次破解

口腔癌5大徵兆!「3壞習慣」風險飆10倍 專家教你3分鐘揪癌變 風險
3 天前

口腔癌5大徵兆!「3壞習慣」風險飆10倍 專家教你3分鐘揪癌變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今日本土新增21056確診個案!30多歲男染疫發病當天「意識不清」亡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今日本土新增21056確診個案!30多歲男染疫發病當天「意識不清」亡
四分鐘「平坦小腹」動作教學!告別小肚腩、下腹凸出,一週立即有感、輕鬆練出馬甲線
四分鐘「平坦小腹」動作教學!告別小肚腩、下腹凸出,一週立即有感、輕鬆練出馬甲線
「即興演出成經典」的韓劇片段!姜其永《禹英禑》超多即興,《社內》金旻奎摘眼鏡超慾
「即興演出成經典」的韓劇片段!姜其永《禹英禑》超多即興,《社內》金旻奎摘眼鏡超慾
失眠多吃3類食物! 醫讚:「天然助眠劑」超好入睡
失眠多吃3類食物! 醫讚:「天然助眠劑」超好入睡
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推動全民腹超 邁向肝病防治「最後一哩路」
肝基會歡慶成立28年!推動全民腹超 邁向肝病防治「最後一哩路」
他吃「益生菌」肝臟化膿...6週才出院 醫勸8種人別吃:恐敗血症
他吃「益生菌」肝臟化膿...6週才出院 醫勸8種人別吃:恐敗血症
健康網》半夜上廁所當心暈厥 專家:年長男性需留意
健康網》半夜上廁所當心暈厥 專家:年長男性需留意
健康網》餐間幫孩子解嘴饞 國健署:掌握2關鍵
健康網》餐間幫孩子解嘴饞 國健署:掌握2關鍵
健康網》選太陽眼鏡顏色非重點 食藥署授3招挑選法則
健康網》選太陽眼鏡顏色非重點 食藥署授3招挑選法則
健康網》罹癌高風險因子 研究:吸菸、高齡都要小心
健康網》罹癌高風險因子 研究:吸菸、高齡都要小心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