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08 健康報報
    • 2022-08-07 健康報報
    • 2022-08-06 健康報報
    • 2022-08-05 健康報報
    • 2022-08-04 健康報報
    • 2022-08-03 健康報報
    • 2022-08-02 健康報報

新冠後遺症很「傷心」!醫警告「心肌炎」機率比打疫苗多10倍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又容

文章 參考資訊



在全世界逐漸與病毒共存後,大家熟知康復後的小毛病多以呼吸道症狀為主,但你知道新冠病毒也會攻擊心血管系統嗎?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指出,已有非常多研究發現,長新冠會影響心臟血管系統,根據部位不同,會衍生出不同疾病:

若發生在心臟:新冠病毒除了在急性感染期有所謂的「心肌炎」,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問題,其後遺症包括各種心律異常所引發的不適,時間可能長達半年以上。 若在心血管:研究發現有些痊癒後的患者,可能有易引發血栓生成的體質,尤其是靜脈血栓生成,進而造成血管阻塞等問題。民眾若自身有心血管或高血壓病史,更是高風險族群,需謹慎留意。

染疫後得「心肌炎」比打疫苗高10倍

感染新冠肺炎後,發生心肌炎的比例為萬分之個位數,遠比因疫苗接種而引發副作用心肌炎的比例(平均為百萬分之十位數)還高出10倍以上。現已有許多研究發現,許多染疫民眾即使已度過心肌炎急性期,但仍可能有其他後遺症。

施奕仲說明,新冠病毒在體內會直接攻擊心臟,讓心臟肌肉細胞發炎,就是心肌炎。而有研究發現,發炎過後,在心臟肌肉細胞間多了許多「基質」(Substrate),可能就是誘發心律不整的來源。

目前有心肌炎或心律不整的民眾,多數以藥物來控制,且能控制良好。但是否有機會痊癒尚不得而知,仍有待未來更多觀察與研究。建議有症狀的民眾可每1~3個月定期追蹤。

若民眾在染疫後對心血管狀況感到擔憂,施奕仲建議,可透過以下檢測評估健康狀況,頗具臨床參考價值:

靜止心電圖,有需要時也可用24小時Holter’s攜帶式心電圖儀監控,甚至48小時或72小時的追蹤。 運動心電圖,透過高負載壓力測試心臟反應,辨別是否誘發心肌缺氧或心律不整。 心臟超音波,深入瞭解心臟結構面與功能面的各項數據。 高敏度C反應蛋白(hs-CRP)或紅血球沉降率(ESR),為發炎性指標,再加上血液常規檢測CBC(全套血液檢查)、DC(白血球分類)。 腦利鈉胜(BNP或ProBNP),慢性心臟衰竭指標。

染疫後應留意「血栓生成」警訊

也有部份研究發現,染疫後部分康復者身體會有容易導致血栓生成的現象,而實際發生的原因目前尚無定論。如民眾發現有胸痛、胸悶、呼吸喘、皮下異常出血、肢體異常腫脹、血液回流異常等症狀,也需留意。

施奕仲指出,確診後一旦發現易有血栓生成的體質,都要多留心。最麻煩的是,不確定血栓會跑到哪個器官系統。

若是靜脈系統的血栓,生成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症狀,如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引發腳腫痛;或是也可能進展導致肺動脈栓塞,肺壓增加,呼吸變得更急促、更喘。

若是腦部靜脈竇血栓,則可能先頭痛而慢慢出現中風相關症狀。若是動脈系統血栓,就會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梗塞性中風、周邊動脈阻塞等,不可不慎。

若想瞭解是否有血栓生成,可透過抽血或檢查參考以下數值:

D-dimer:可瞭解是否有血栓生成。 血氧偵測SpO2:正常值為97、98、99%;當低於93%時,先排除機器感應故障後,要特別留意肺微血管網是否有因為血栓而塞住。 血小板、纖維蛋白原等指標。

延伸閱讀:

「長新冠」保養心血管:有氧運動、抗發炎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發至今,帶給世界的影響深遠,雖一開始新冠病毒主要是攻擊呼吸系統,但在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比例卻快速增長。施奕仲分享,規律的有氧運動,均衡的飲食營養,甚至補充抗發炎的保健品,如EPA/DHA等,許多其他的營養素也被發現對長新冠有正面的改善,這些都是每位民眾都可在生活中輕鬆落實心血管保養的好方法。

施奕仲提醒,染疫後若有心律不整或是心跳變快的狀況,也不要過於擔憂,也可能是外在因素,例如心理壓力導致,提醒民眾1個月內可積極觀察,若超過1個月仍無改善,建議進一步追蹤檢測。長新冠的影響深遠,仍有待所有民眾一同努力,以正向、積極樂觀的身心,迎接未來。

延伸閱讀:



心臟血栓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心肌炎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長新冠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心血管疾病染新冠肺炎致死率高5倍!醫師教你1招保護心臟 預防心肌梗塞復發 心臟
2 年前

心血管疾病染新冠肺炎致死率高5倍!醫師教你1招保護心臟預防心肌梗塞復發

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恐是心血管疾病惹禍 心血管疾病
3 個月前

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恐是心血管疾病惹禍

輻射傷身! 兒童心律不整零輻射根治 心律不整
4 年前

輻射傷身! 兒童心律不整零輻射根治

網傳:耳朵有褶痕是心肌梗塞徵兆?中醫:還有印堂、山根3部位預測心臟病風險 心臟
3 年前

網傳:耳朵有褶痕是心肌梗塞徵兆?中醫:還有印堂、山根3部位預測心臟病風險

心臟決定壽命,常吃這8種食物讓你的心臟更強大! 心臟
4 年前

心臟決定壽命,常吃這8種食物讓你的心臟更強大!

0~6歲兒童免費快篩今日發放!5大注意事項一次看 新冠肺炎
2 個月前

0~6歲兒童免費快篩今日發放!5大注意事項一次看

你的血壓測量正確嗎?美國心臟協會認為這些常見習慣會影響血壓 心臟
3 年前

你的血壓測量正確嗎?美國心臟協會認為這些常見習慣會影響血壓

無法釋出處方、藥局找不到⋯醫揭第一線困境:新冠藥只能用一種 新冠肺炎
3 週前

無法釋出處方、藥局找不到⋯醫揭第一線困境:新冠藥只能用一種

長期鼻塞以為肺病?醫籲「做好1招保養」擺脫鼻竇炎 NEW COVID-19
6 個月前

長期鼻塞以為肺病?醫籲「做好1招保養」擺脫鼻竇炎NEW

做到這3件事血栓再也不會纏上你 預防患上血栓從此刻開始! 血栓
4 年前

做到這3件事血栓再也不會纏上你預防患上血栓從此刻開始!

打輝瑞、莫德納疫苗出現心臟問題?警惕3症狀 心肌炎
1 年前

打輝瑞、莫德納疫苗出現心臟問題?警惕3症狀

腰痛是腎臟在求救?腎是沉默器官 4症狀要警惕 血栓
2 個月前

腰痛是腎臟在求救?腎是沉默器官4症狀要警惕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數創百天以來最低!確診新增15206個案、本土BA.5再+9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數創百天以來最低!確診新增15206個案、本土BA.5再+9
健康網》半夜容易醒過來? 醫:五「不」一「要」 一覺到天亮
健康網》半夜容易醒過來? 醫:五「不」一「要」 一覺到天亮
健康網》猴痘全球已破2萬8千例 專家籲「這族群」要當心
健康網》猴痘全球已破2萬8千例 專家籲「這族群」要當心
健康網》想拍出最美的婚紗照? 中醫透過5招助美白、瘦身
健康網》想拍出最美的婚紗照? 中醫透過5招助美白、瘦身
健康網》高血脂症該怎麼吃? 營養師教你這兩招
健康網》高血脂症該怎麼吃? 營養師教你這兩招
54歲茱莉亞羅勃茲不照鏡子不怕皺紋,沒戒澱粉靠3招維持好身材
54歲茱莉亞羅勃茲不照鏡子不怕皺紋,沒戒澱粉靠3招維持好身材
韓網爆紅眼妝範本!無睫毛眼妝新手必學,放大矯正眼型,眼妝更乾淨高級、消腫泡有感
韓網爆紅眼妝範本!無睫毛眼妝新手必學,放大矯正眼型,眼妝更乾淨高級、消腫泡有感
他視力1.0「眼睛突失焦」回不去...醫示警1現象:別再關燈滑手機
他視力1.0「眼睛突失焦」回不去...醫示警1現象:別再關燈滑手機
台北特色火鍋推薦:溫體牛火鍋「宣牛」、泰式鍋物「泰滾」必吃,再推麻辣「四川龍府」
台北特色火鍋推薦:溫體牛火鍋「宣牛」、泰式鍋物「泰滾」必吃,再推麻辣「四川龍府」
中年全職煮婦罹肺癌 恐與「家中1物」有關
中年全職煮婦罹肺癌 恐與「家中1物」有關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