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09 健康報報
    • 2022-08-08 健康報報
    • 2022-08-07 健康報報
    • 2022-08-06 健康報報
    • 2022-08-05 健康報報
    • 2022-08-04 健康報報
    • 2022-08-03 健康報報

朱俐靜罹患乳癌不幸病逝!40歲以下女性,超音波乳房檢查為第一線選擇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冰真

文章 參考資訊

《超偶》冠軍出道的歌手朱俐靜,2020年初被診斷罹患乳癌,抗癌2年後仍不敵病魔,於3日病逝,享年40歲,令人不捨!「乳癌」是國人女性的頭號公敵,發生個案每年有成長的趨勢。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4,856人,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平均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

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4,856人,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平均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4,856人,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平均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

國人女性每年因乳癌而死亡也不算少數,在110年國人女性主要死亡癌症裡排名第二,有2,913人失去寶貴的性命,乳癌已成為對我國女性健康威脅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

面對癌症的發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對健康傷害的死亡威脅。國健署推動的四癌篩檢就有針對乳癌有提供45~69歲,及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女性,每2年1次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

乳房X光攝影檢查無需擔心輻射量

乳房X光攝影檢查有低量游離輻射線,部分女性會因為擔憂輻射可能造成癌病變機率提高,因此排斥或逃避檢查。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指出,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存在著輻射暴露,如空氣、水、土壤、岩石、食物等具有微量輻射自然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中;還有地表及建物輻射、搭乘飛機也會增加輻射的暴露。天然背景輻射是無可避免的,而醫療輻射是為了健康需要所進行的檢查而暴露。

台灣每年的背景輻射劑量為1.6毫西弗,低於全球平均值2.4毫西弗/年,也低於美國的每年背景輻射劑量3.1毫西弗。醫用游離輻射受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嚴格管控,依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資料,單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接受的輻射量約為0.7毫西弗,劑量對人體健康並無顯著影響。

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美國保健物理學會指出,人體每年接受小於50毫西弗劑量的輻射,並不會有明顯致癌效應發生,不需過度擔心,相比之下,醫療輻射運用上的價值遠大於輻射可能造成的危害。乳房X光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的微鈣化點,有助於診斷無症狀的零期乳癌(原位癌),根據統計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40歲以下年輕女性,適合以超音波做為乳房檢查第一線選擇

沈彥君主任醫師補充說明,有鑒於國人女性乳癌發生年齡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如果初經在12歲以前、有乳癌家族史或肥胖女性,20歲開始即可安排每1~2年一次乳房外科理學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檢查。40歲以下年輕女性的乳腺組織密度較高,適合以超音波做為乳房檢查的第一線選擇。乳房超音波可以顯示乳房的各層結構、腫塊的形態、邊界及質地,對惡性腫瘤的診斷有相當的幫助,且非侵入式並零輻射、檢查所需時間也不長,僅需20~30分鐘。

若透過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檢查後,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或是曾接受乳房手術等,建議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檢查,與超音波相同具有零輻射優勢,還可有效提高診斷率。



乳癌女性乳房超音波朱俐靜

備孕女性吃發酵食物可防早產 女性
3 年前

備孕女性吃發酵食物可防早產

60歲大媽跳舞子宮脫落,醫生:產後女性很常見!2招可預防 女性
3 年前

60歲大媽跳舞子宮脫落,醫生:產後女性很常見!2招可預防

睡到一半褲底一包!專家曝「大便失禁」關鍵原因…自然產女性風險高 女性
2 年前

睡到一半褲底一包!專家曝「大便失禁」關鍵原因…自然產女性風險高

墮胎該不該?醫學主任:需要考慮6個問題 女性
2 年前

墮胎該不該?醫學主任:需要考慮6個問題

女性必看!月經失調、經前症候群…適量補充Omega-3有幫助 女性
4 年前

女性必看!月經失調、經前症候群…適量補充Omega-3有幫助

癌症時鐘年年快轉!搞懂四癌篩檢,提升防癌力 乳癌
3 年前

癌症時鐘年年快轉!搞懂四癌篩檢,提升防癌力

40歲後女性,若出現5種表現,提示體內雌激素不足了 女性
1 年前

40歲後女性,若出現5種表現,提示體內雌激素不足了

女性更易患白癜風?華夏教你多多護理! 女性
4 年前

女性更易患白癜風?華夏教你多多護理!

注意,女性身上這3個部位越黑,可能子宮內「垃圾」多,養成這5個好習慣 女性
2 年前

注意,女性身上這3個部位越黑,可能子宮內「垃圾」多,養成這5個好習慣

乳癌重建乳房增信心 達文西機器手臂大功臣 乳癌
4 年前

乳癌重建乳房增信心 達文西機器手臂大功臣

三陰性乳癌有「三高」:高復發、高轉移、高死亡!精準免疫時代帶來一線曙光 乳癌
2 年前

三陰性乳癌有「三高」:高復發、高轉移、高死亡!精準免疫時代帶來一線曙光

酗酒、教育程度高人,更容易不忠,30~40歲是女性出軌顛峰期 女性
2 年前

酗酒、教育程度高人,更容易不忠,30~40歲是女性出軌顛峰期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健康網》經常熬夜「肝」不好? 中醫教你這樣補
健康網》經常熬夜「肝」不好? 中醫教你這樣補
健康網》老父飽受牙周病困擾 舒眠治療「一次性」搞定
健康網》老父飽受牙周病困擾 舒眠治療「一次性」搞定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滔滔不絕、口無遮攔」——這些惹人厭的聊天方式,你中了幾項?
「滔滔不絕、口無遮攔」——這些惹人厭的聊天方式,你中了幾項?
《非常律師禹英禑》捲5大「女權主義」爭議:文智媛編劇過去被挖出,ENA緊急刪除貼文!
《非常律師禹英禑》捲5大「女權主義」爭議:文智媛編劇過去被挖出,ENA緊急刪除貼文!
桃園最新網美餐廳!Meat Up插旗桃園全新開幕,早午餐、炸物、甜點都有,好拍好打卡!
桃園最新網美餐廳!Meat Up插旗桃園全新開幕,早午餐、炸物、甜點都有,好拍好打卡!
網分析「韓劇主角薪水」!《禹英禑》鄭明錫月薪百萬?《機醫》5人幫年薪可能破千萬?
網分析「韓劇主角薪水」!《禹英禑》鄭明錫月薪百萬?《機醫》5人幫年薪可能破千萬?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數創百天以來最低!確診新增15206個案、本土BA.5再+9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數創百天以來最低!確診新增15206個案、本土BA.5再+9
健康網》半夜容易醒過來? 醫:五「不」一「要」 一覺到天亮
健康網》半夜容易醒過來? 醫:五「不」一「要」 一覺到天亮
健康網》猴痘全球已破2萬8千例 專家籲「這族群」要當心
健康網》猴痘全球已破2萬8千例 專家籲「這族群」要當心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