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09 健康報報
    • 2022-08-08 健康報報
    • 2022-08-07 健康報報
    • 2022-08-06 健康報報
    • 2022-08-05 健康報報
    • 2022-08-04 健康報報
    • 2022-08-03 健康報報

大腸癌是癌症發生率第1名!排腸毒5種食物是腸道清道夫

  •   新聞
  • 投稿作者
  • 早安健康編輯部

文章 參考資訊


【早安健康編輯部】

人體第2大腦竟是癌症發生率第1名!腸毒這樣排一定要學起來

有一句夜市裡的金句:「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聽起來很有趣,但也是真的。我們的消化系統中,小腸真的是由大腸包覆著,它們兩個是一起工作的好夥伴,合作無間。

你一定也聽過腸道是「人的第2個大腦」這句話,因為它有數百萬個神經元,能夠獨立運作,不需要聽大腦的指揮,可以自行發號施令。

但它最重要的功能不是鬧獨立要分家,而是消化吸收我們吃進身體的食物。人體所需要的養份都在腸道處被分解成小分子,才能被血液與淋巴吸收運用。

大腸癌又第一名了,解腸毒最重要的2個動作

台灣十大死因的榜首一直是癌症,且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就是大腸癌。造成大腸癌的原因有遺傳、肥胖、抽菸與飲食等等,其中飲食又是舉足輕重的關鍵。

高脂、過多的紅肉飲食、高度加工品與過低纖維質的攝取太少都有關。而大腸息肉也被認為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大約有3成的成人有大腸息肉,須透過健康檢查來發現與治療。

腸道的毒素主要來自於壞菌、糞便、不良飲食習慣,以及大腸直腸癌的威脅。

  1. 菌叢失衡的毒:正常的腸道生態是處於「平衡」的狀態,腸道菌種越多樣,越能穩定生態平衡。一旦壞菌數量太多,就會引起發炎反應,從過敏、代謝問題、腸道發炎與免疫疾病等等。而影響菌叢生態的原因就是飲食。如果你常常脹氣、腹瀉或便祕,腸道的菌叢可能已經失衡,壞菌佔上風了。

    解毒這樣做:培養好菌養出體內好風水:調查發現,開發中國家(如非洲地區)的人們,腸道的菌種比起已開發國家(如美國)還要豐富,原因正是他們吃較多原型未加工的食物。好消息是你不用搬去非洲,透過具有益生元的飲食就能保持或調整好菌叢生態,就能培養出體內好風水。

    常吃:經常攝取富含膳食纖維、未加工的五穀根莖類,如燕麥、糙米、南瓜與地瓜,以及豆類、蔬菜(如洋蔥、大蒜、牛蒡)水果與優格,都能在體內培養好菌,並促進腸道蠕動。

    少吃:高度加工品、高脂高糖份的精緻食品是養不出好菌的,反而會讓壞菌開心繁殖。此外若因生病必須服用抗生素,它會六親不認的把好菌、壞菌都殺光。所以服藥期間腸道的菌叢生態也會受到影響。

  2. 糞便存太久的毒:糞便是在大腸系統中最後產出的廢物,既然是人體不要的,當然就像垃圾一樣,最好每天清。宿便問題困擾許多人,但一定有毒嗎?這點在中、西醫看法各有不同,西醫沒有「宿便」的說法,而是便祕,且需一週排便不到3次,且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才叫便祕。中醫則認為,不需要的廢物存在體內就是一種毒,且宿便會影響營養吸收、產生燥熱,間接造成心情煩燥等等。

此為《早安健康》7月號《五臟排毒完全攻略》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雜誌2022.07封面連結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 金管會曝盜刷新手法:網購留意這簡訊!信用卡盜刷自保流程、3個預防方法
  • 子宮肌瘤幫兇?4食物中槍!青花菜抑制肌瘤增生
  • 奇異果不是第一!排毒、強免疫補維生素C就選這幾種水果

原文引自:大腸癌是癌症發生率第1名!排腸毒5種食物是腸道清道夫



食物大腸癌癌症小腸腸癌直腸癌保健新聞腸道大腸清道夫發生率

多留個心眼:大便若出現這4種異常,恐是腸癌「上門」 腸癌
2 年前

多留個心眼:大便若出現這4種異常,恐是腸癌「上門」

糞便潛血檢查做了嗎?年屆50歲,2年1次免費大腸癌篩檢別錯過 大腸癌
3 年前

糞便潛血檢查做了嗎?年屆50歲,2年1次免費大腸癌篩檢別錯過

肺臟功能好的表現,符合值得慶祝,不符合可以多吃這2種食物 食物
2 年前

肺臟功能好的表現,符合值得慶祝,不符合可以多吃這2種食物

癌症前兆未必會痛!第一線醫師真心話:這7種症狀真的拖不得 大腸癌
3 年前

癌症前兆未必會痛!第一線醫師真心話:這7種症狀真的拖不得

夏季是痛風高發期,一旦出現「四種表現」,三類食物就別再吃了 食物
2 年前

夏季是痛風高發期,一旦出現「四種表現」,三類食物就別再吃了

「一滴血」就能驗癌症?腫瘤標誌物升高的真相你知道嗎? 癌症
4 年前

「一滴血」就能驗癌症?腫瘤標誌物升高的真相你知道嗎?

《健康充電站》癌症防治講座 癌症
4 年前

《健康充電站》癌症防治講座

《深夜食堂》主題曲演唱者去世,這種癌症離我們並不遙遠 癌症
2 年前

《深夜食堂》主題曲演唱者去世,這種癌症離我們並不遙遠

便血掩護痔瘡 讓腸癌「潛伏」成功 腸癌
4 年前

便血掩護痔瘡讓腸癌「潛伏」成功

得了慢性胃炎怎麼辦?醫生建議:這5種食物是養胃好手,別錯過了 食物
2 年前

得了慢性胃炎怎麼辦?醫生建議:這5種食物是養胃好手,別錯過了

余苑綺癌症復發,網傳抽血就可驗?最準確揪出腸癌靠2招才對 癌症
3 年前

余苑綺癌症復發,網傳抽血就可驗?最準確揪出腸癌靠2招才對

老中醫提醒:這些食物「致癌」物極強,多吃一口等於吃癌細胞,你還在吃嗎? 食物
4 年前

老中醫提醒:這些食物「致癌」物極強,多吃一口等於吃癌細胞,你還在吃嗎?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健康網》經常熬夜「肝」不好? 中醫教你這樣補
健康網》經常熬夜「肝」不好? 中醫教你這樣補
健康網》老父飽受牙周病困擾 舒眠治療「一次性」搞定
健康網》老父飽受牙周病困擾 舒眠治療「一次性」搞定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滔滔不絕、口無遮攔」——這些惹人厭的聊天方式,你中了幾項?
「滔滔不絕、口無遮攔」——這些惹人厭的聊天方式,你中了幾項?
《非常律師禹英禑》捲5大「女權主義」爭議:文智媛編劇過去被挖出,ENA緊急刪除貼文!
《非常律師禹英禑》捲5大「女權主義」爭議:文智媛編劇過去被挖出,ENA緊急刪除貼文!
桃園最新網美餐廳!Meat Up插旗桃園全新開幕,早午餐、炸物、甜點都有,好拍好打卡!
桃園最新網美餐廳!Meat Up插旗桃園全新開幕,早午餐、炸物、甜點都有,好拍好打卡!
網分析「韓劇主角薪水」!《禹英禑》鄭明錫月薪百萬?《機醫》5人幫年薪可能破千萬?
網分析「韓劇主角薪水」!《禹英禑》鄭明錫月薪百萬?《機醫》5人幫年薪可能破千萬?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數創百天以來最低!確診新增15206個案、本土BA.5再+9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本土確診數創百天以來最低!確診新增15206個案、本土BA.5再+9
健康網》半夜容易醒過來? 醫:五「不」一「要」 一覺到天亮
健康網》半夜容易醒過來? 醫:五「不」一「要」 一覺到天亮
健康網》猴痘全球已破2萬8千例 專家籲「這族群」要當心
健康網》猴痘全球已破2萬8千例 專家籲「這族群」要當心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