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8-13 健康報報
    • 2022-08-12 健康報報
    • 2022-08-11 健康報報
    • 2022-08-10 健康報報
    • 2022-08-09 健康報報
    • 2022-08-08 健康報報
    • 2022-08-07 健康報報

健康網》耳環被耳洞吃掉? 醫:洗澡前記得摘下來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向兒

文章 參考資訊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耳環消失在耳朵上,可能不是掉了,而是被耳洞吃掉。醫師分享診間親身經歷,提醒民眾回到家後,還是要把美麗的耳環摘下來比較安全,並分析配戴耳環的小技巧給民眾參考。

光彩親子皮膚科聯合診所主治醫師王麒惠在臉書專頁「王麒惠醫師 Dr. Jenny|溫度。皮膚專科」發文分享看診經驗,1名患者因為沐浴時不小心強力拉扯,造成耳飾完全嵌入耳洞中,最後用無菌器械協助將「被消失」的耳飾小心取出,患者才終於鬆一口氣。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麒惠指出,之前也有遇過類似經驗,就是患者的妹妹說是熟睡時把耳飾壓進去耳洞,因此回到家時,還是把耳飾摘下來比較安全。以下有3個配戴耳環的小技巧:

●挑選飾品大小合適的耳環。

●耳環後扣不要扣得太緊,避免耳垂腫脹。

●建議洗澡或睡前取下耳環,避免耳洞拉扯造成撕裂傷,或耳環嵌入等困難情形。

民眾也要注意穿耳洞的器械一定要保持乾淨,國健署提醒,B、C型肝炎病主要都是經由血液傳染,所以器械若消毒不完全,就有可能因為接觸到感染者的血液而感染。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耳朵感染耳環穿耳洞耳飾

出生耳朵有一個小孔?不是老人說的「有福氣」!爸媽要心裡有數 耳朵
1 年前

出生耳朵有一個小孔?不是老人說的「有福氣」!爸媽要心裡有數

陳亞蘭趕拍戲過勞眩暈又憋尿 醫師提醒小心引發腎炎很危險 感染
3 年前

陳亞蘭趕拍戲過勞眩暈又憋尿醫師提醒小心引發腎炎很危險

老藥新用抗新冠!4大「A級藥物」一次看 感染
12 個月前

老藥新用抗新冠!4大「A級藥物」一次看

突然聽不到…竟是「菜花塞爆」耳朵!醫揭主因:理髮1事惹禍 耳朵
3 年前

突然聽不到…竟是「菜花塞爆」耳朵!醫揭主因:理髮1事惹禍

保持社交距離 能帶孩子出門嗎?兒醫答疫情6問 感染
2 年前

保持社交距離能帶孩子出門嗎?兒醫答疫情6問

呂印菊醫生:耳朵前面的口,還有這種危害 耳朵
1 年前

呂印菊醫生:耳朵前面的口,還有這種危害

灰指甲老是好不了?糖尿病、香港腳這7種人風險最大 感染
4 年前

灰指甲老是好不了?糖尿病、香港腳這7種人風險最大

教授天天拉耳朵,甩肉9公斤、血壓也降回正常值 耳朵
4 年前

教授天天拉耳朵,甩肉9公斤、血壓也降回正常值

口罩戴久耳朵痛? 加拿大男童的護耳器有解 耳朵
2 年前

口罩戴久耳朵痛?加拿大男童的護耳器有解

耳朵的耳屎很多到底要不要掏?醫生告訴你處理耳屎的正確做法 耳朵
4 年前

耳朵的耳屎很多到底要不要掏?醫生告訴你處理耳屎的正確做法

瘦臉好方法之耳飾的選擇,90%的女生都不了解,你了解你的耳飾嗎 耳飾
2 年前

瘦臉好方法之耳飾的選擇,90%的女生都不了解,你了解你的耳飾嗎

「睪丸扭轉」堅持不讓醫生開刀 爸爸耳朵太硬害兒子失去蛋蛋 耳朵
4 年前

「睪丸扭轉」堅持不讓醫生開刀 爸爸耳朵太硬害兒子失去蛋蛋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健康網》被車輾頭竟無大礙? 醫分析原因:的確有可能
健康網》被車輾頭竟無大礙? 醫分析原因:的確有可能
COVID-19/新增40例死亡、21056例本土,及233例境外移入
COVID-19/新增40例死亡、21056例本土,及233例境外移入
喝紅酒增腸道菌群?醫:吃「冰過的飯」也可增好菌
喝紅酒增腸道菌群?醫:吃「冰過的飯」也可增好菌
2022新款「精品耳環」推薦!CHANEL雙C超經典,DIOR溫柔氣質美炸天!
2022新款「精品耳環」推薦!CHANEL雙C超經典,DIOR溫柔氣質美炸天!
台東景點|8大「台東打卡景點」推薦,海天一線超浪漫,平交道景色重現灌籃高手經典
台東景點|8大「台東打卡景點」推薦,海天一線超浪漫,平交道景色重現灌籃高手經典
健康網》增加減肥成功機率! 醫分享4招提升代謝力
健康網》增加減肥成功機率! 醫分享4招提升代謝力
健康網》快檢查頭皮!長豌豆大黑痣 竟是皮膚癌中大魔王
健康網》快檢查頭皮!長豌豆大黑痣 竟是皮膚癌中大魔王
健康網》確診喉嚨痛爆 醫教減緩招數
健康網》確診喉嚨痛爆 醫教減緩招數
偏遠的烏魯木齊
偏遠的烏魯木齊
煮婦左肩痠痛無法高舉 竟是「鈣化性肌腱炎」害痛苦難耐
煮婦左肩痠痛無法高舉 竟是「鈣化性肌腱炎」害痛苦難耐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