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3-09-26 健康報報
    • 2023-09-25 健康報報
    • 2023-09-24 健康報報
    • 2023-09-23 健康報報
    • 2023-09-22 健康報報
    • 2023-09-21 健康報報
    • 2023-09-20 健康報報

「切除乳房」乳癌仍可能復發!台大名醫揭「真正關鍵」卻勸不動患者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含霜

文章 參考資訊



好萊塢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幾年前由於基因檢測為乳癌高風險群,決定切除乳房預防,新聞喧騰一時,然而這有特殊條件,並不適合每個人。由10位癌症名醫聯合撰寫的《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其中由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就親自詳解「乳房是否保留」的考量,提醒患者審慎評估,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以下為原書摘文: 大哉問:乳房要不要保留

如果已經進入治療期了,乳癌的類型和期別,孰輕孰重?

期別和類型是相關的,通常零期的乳癌不管類型,因為零期乳癌的癌細胞都在乳腺管裡,開刀就清除完畢,癌細胞沒有跑到腺管外或是乳房外,沒有擴散到血液中,只要確定是零期,開完刀,就算結束,頂多加放射線治療。如果是切除整個乳房,也用不到放射線治療,所以零期乳癌是不管類別的。

非零期的乳癌,也就是一期、二期、三期、四期,最重要的就是分子類型。分子類型是看荷爾蒙受體,以及HER-2標靶是陽性還是陰性,不同類型乳癌的治療方式完全不一樣。如果HER-2陽性或三陰性(荷爾蒙受體陰性,HER-2也陰性)乳癌,可能要考慮先做化療。

30年前,我開始踏入乳癌這領域時,發現要勸大部分的病人保留乳房,很不容易。後來,有病人寫卡片給我,表示「當時沒有聽你的話,現在很後悔」。當然是來不及了。我們會很清楚地詢問病人:「你真的要切除乳房嗎?」還是很多人點頭了。

延伸閱讀:

癌症復發機率,無關乳房保留與否

近年來強調醫療資訊共享,為了讓病人知道如何做最好的決定,我們花了不少精神,每位病人光是保留乳房、切除乳房,常常到手術的前一個晚上還沒有辦法下定決心⋯⋯要最好的、又要最多的,著實兩難。乳癌病人也是這樣,想要保留乳房,又擔心復發,即使跟她說復發機率與保留乳房、切除乳房無關,仍舊難以抉擇。

我常跟病人講,切除乳房沒有帶來更多好處,不需要,並不是切掉乳房就沒事了,沒有所謂更乾淨。有時候,病人可以了解,有時候難以理解或接受,而且大部分的病人並不是完全信任醫生。所謂不完全信任是指,同樣的問題問好幾次,沒有問到心中想要的答案前不會滿意,甚至寧願找算命師。

病患沒有真正聽進醫生說的話,就沒有辦法比較理智的判斷跟思考。我不會直接跟患者說要保留乳房,因為我希望是自己決定,沒有人可以為她負責。我們在開刀前,和病人的相處可能不超過一個鐘頭,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了解她的價值觀和她可能的判斷呢?

保留、切除乳房,是非常個人的選擇,只有自己知道答案。所以,我不幫病人做決定,而是建議病人自己好好感受,沒有乳房可能對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我記得有一次去美國參訪。美國人單刀直入問:「醫生,如果我是你太太,你會怎麼建議?」美國醫生回答:「我太太實在好無辜,不知道被詛咒多少次得乳癌。不過我太太會怎麼選,說真的我並不知道,也幸好還未發生,沒有辦法以我們的決定來建議你該怎麼做。」

台灣病人問得比較含蓄:「醫生,如果是你的家人,你會怎麼決定?」我的回答是:「如果是我太太,我沒有辦法干涉,她選舉的時候投票投給誰都不讓我知道了。回到根本,攸關自己的生命和未來,還是要自己想清楚下決定,乳房對你而言到底重不重要,只有你知道。」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今周刊出版)



癌症乳癌乳房切除荷爾蒙受體今周刊出版

3個90後先後被查出癌症!身體發出8個信號,可能是癌細胞來了 癌症
3 年前

3個90後先後被查出癌症!身體發出8個信號,可能是癌細胞來了

乳房疾病不只有乳癌,摸到硬塊先別慌  3大類乳房疾病一次看懂 乳癌
4 年前

乳房疾病不只有乳癌,摸到硬塊先別慌 3大類乳房疾病一次看懂

質子治療可降低癌症患者短期和長期副作用的風險! 癌症
3 年前

質子治療可降低癌症患者短期和長期副作用的風險!

早餐地瓜加料吃!4招替腸道養好菌,遠離肥胖、癌症、糖尿病 癌症
6 個月前

早餐地瓜加料吃!4招替腸道養好菌,遠離肥胖、癌症、糖尿病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乳癌
1 年前

保命也想守住外觀與自信!乳癌術後重建,整外名醫建議「這樣選」

杜絕肝腫瘤復發、轉移〜根除性多針電燒微創手術新選擇 癌症
4 年前

杜絕肝腫瘤復發、轉移〜根除性多針電燒微創手術新選擇

醫病》癌症運動醫學訓練班 以「運動處方」助癌友保健 癌症
5 年前

醫病》癌症運動醫學訓練班以「運動處方」助癌友保健

疫情期間乳癌就醫勿中斷 穩定病情是關鍵 乳癌
3 年前

疫情期間乳癌就醫勿中斷 穩定病情是關鍵

中國每分鐘7.5人確診癌症,醫生忠告,想長壽,晨起堅持三多三少 癌症
3 年前

中國每分鐘7.5人確診癌症,醫生忠告,想長壽,晨起堅持三多三少

醫藥記者罹癌時也會慌!《肺癌攻略》引領病友篤定抗癌 癌症
4 年前

醫藥記者罹癌時也會慌!《肺癌攻略》引領病友篤定抗癌

《台灣霹靂火》編劇鄭文華癌逝,享壽65歲!認識咽喉癌7徵兆、遠離3大危險因子 癌症
7 個月前

《台灣霹靂火》編劇鄭文華癌逝,享壽65歲!認識咽喉癌7徵兆、遠離3大危險因子

你家有幾個人?2國研究:家族人越多「9種癌症」不易找上門 癌症
5 年前

你家有幾個人?2國研究:家族人越多「9種癌症」不易找上門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豆漿雞蛋相剋?痛風不能喝豆漿?醫師解答7迷思,這點喝錯小心中毒
豆漿雞蛋相剋?痛風不能喝豆漿?醫師解答7迷思,這點喝錯小心中毒
中秋節讓人壓力大、憂鬱加劇… 醫囑4大症狀、6招紓壓
中秋節讓人壓力大、憂鬱加劇… 醫囑4大症狀、6招紓壓
低壓夾擊要變天了!中秋連假天氣、降溫時間一次看!熱帶低壓生成路徑出爐
低壓夾擊要變天了!中秋連假天氣、降溫時間一次看!熱帶低壓生成路徑出爐
全台首例!三總用機器救回「被放棄的」心臟 替6旬男換心成功
全台首例!三總用機器救回「被放棄的」心臟 替6旬男換心成功
入秋氣喘頻發作! 「尖峰呼氣流量計」輔助監控保健康
入秋氣喘頻發作! 「尖峰呼氣流量計」輔助監控保健康
明年送準公托每月補助1萬3 托育津貼「一表看可以領多少?」
明年送準公托每月補助1萬3 托育津貼「一表看可以領多少?」
XBB疫苗開打首日近7千人接種! 滿嬌姨也挽袖接種鼓勵長者一起打疫苗
XBB疫苗開打首日近7千人接種! 滿嬌姨也挽袖接種鼓勵長者一起打疫苗
腦中風治療10/1放寬健保給付!黃金救援3小時延長為4.5小時
腦中風治療10/1放寬健保給付!黃金救援3小時延長為4.5小時
4大病毒齊發,小心連假攪局!邱南昌醫師:打流感疫苗提防「免疫債」
4大病毒齊發,小心連假攪局!邱南昌醫師:打流感疫苗提防「免疫債」
家長、學童注意!開學後2病毒疫情上升 呼吸道感染群聚通報83%在校園
家長、學童注意!開學後2病毒疫情上升 呼吸道感染群聚通報83%在校園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